2025我劝你慎用花呗分期,套路太深了……

时间:2025-09-21作者:fqfq7hj分类:专业浏览:3评论:0
"2025年还敢随便用花呗分期?最近刷到好多人在吐槽,说这分期套路怎么越来越深了...记得前两年明明写着免息,现在点开一看全是服务费?刷到个帖子说有人分期买手机,算下来比原价贵了30%!吓得我赶紧查了自己的账单,结果发现去年双十一那笔分期,光手续费就够吃两顿火锅了...现在这经济环境下,大家花钱都谨慎了,可别被'每月只要XX元'的广告忽悠了,到底是不是真划算?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里面的门道!"

花钱一时爽,还款火葬场。

多妹今天看到一组数据,有些被吓到:2025年第一季度,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经达到711.48亿元。

要知道,在2010年,这一数字仅为76.89亿元,仅仅8年就翻了8倍!

习惯超前消费的你,平时买个衣服都能分12期还……

也难怪,免手续费、送礼品、抽大奖,各大平台简直跪舔你分期。

难道你就没想过,他们这般献殷勤,里面有什么猫腻?

1

随便搜了一个平台的手机分期服务,手续费0.5%,按普通人想当然的算法:

年利率才0.5%*12=6%

这套出来的钱,我随便投个基金都能挣回来啊。

2025我劝你慎用花呗分期,套路太深了……

真是太天真了,你以为的这种算法,彻头彻尾的错了!

看似花钱买时间的买卖,利率其实高的吓人。你把它当亲爹,它可是把你当赚钱的机器呢。

一定要弄清楚一个概念:借款本金≠ 使用本金,这是计算真实借贷成本的关键。

举个栗子,这部手机的售价为8316元,分12期购买,手续费费率为0.5%,每期还款的金额就为:

8316÷12+8316×0.5%=738.045元

12期算下来,总共还款:

738.045×12=8856.54元

所以分期买手机的行为,相当于付出了利息:

8856.54-8316=540.54

这一年内,借款本金是8316

8316÷12,才是借款期内平均使用的本金

发现哪里不对劲了没,这一年内,你一直都在使用8316元的本金吗?显然不是啊,使用本金是随着你每个月的还款越来越少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借款本金≥使用本金。

说的再极端一些你就清楚了,我们明明在前11个月已经还掉了大部分的钱,但第12个月的本息竟然还是738.045元!你每个月还的利息,实际上都是按照8316元来算的。

简直就是在玩智商游戏,你说坑不坑?

实际利率的计算其实是有现成公式的:

年利率=(月费率×n×24)÷(n+1)=(0.5%×12×24)÷(12+1)=11.08%

差不多是你潜意识里6%的2倍了啊!

2

记住多妹这句话:分期是个坑,谁分谁天真。

银行信用卡、花呗、白条都是一样的套路,但凡用听起来很实惠的话语,怂恿你分期的(银行房贷除外,利息的计算方式完全不一样),无一例外都是想赚你的利息钱。毕竟里面的利润不是一般的高。

多妹用Excel函数算了一下,花呗分期的实际年化利率在15%左右,京东白条稍低,在11%左右。银行信用卡也不是什么好鸟,利率水平已经完爆大部分人的工资涨幅和理财收益了。

3

合理的负债,是一种资金在机会成本上的“套利”,可以实现低成本拿钱,高回报收钱,多妹是鼓励这么做的。

但是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还是具体问题具体讨论。记住下面这些金句,你不会吃亏:

高利率的贷款,比如信用卡分期,非紧急情况下,还是尽快还掉;

低利率的贷款,比如房贷等,数额越大越好,时间越长越好;

免息的贷款等于白送钱给你,千万别客气。

个人负债比例最好稳定维持在10%左右;

分期消费要适度,同样的费率下,期数越多,实际年化越高。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多妹常说的,投资自己。人才是回报率最高的产品。年轻的时候成长最快,此时每一笔自我增值的花费,都会在将来为你带来好多倍的回报。(来源:多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