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市银行新增6万亿贷款流向:个人房贷占25%,信用卡增速放缓

时间:2025-09-20作者:fqfq7hj分类:银行浏览:3评论:0
听说2025年银行要放出6万亿贷款?这钱到底往哪儿流啊!最近小道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说个人房贷可能要吃掉四分之一蛋糕,信用卡业务反而要踩刹车。仔细扒了扒各家银行的信贷计划,发现还真有苗头——监管层去年就开始吹风要稳楼市,现在看房贷占比25%的传闻恐怕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最让人意外的是信用卡业务,往年动不动20%+的增长速度,这次据说连15%都够呛,看来年轻人"透支消费"的热潮要降温了?背后估计和居民杠杆率触顶、银行风控收紧脱不了干系...(数据来源:近期多家券商银行业研报及央行季度信贷投向报告)

随着A股上市银行2025年半年报业绩的先后发布,备注关注的信贷投向也逐步明晰,第一记者根据业绩报告,统计了2025上半年来A股上市银行的新增贷款情况。今年上半年,33家A股上市银行新增贷款约6万亿,其中,新增对公贷款约2.95万亿,新增个人贷款约2.52万亿,还有超5000亿元的票据贴现。

个人贷款中,住房按揭占比约60%,是银行信贷投放大头,消费贷、信用卡业务增长放缓,个人经营贷有所增加;对公贷款中,在实体经济增速下滑之下,房地产、制药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仍是银行青睐行业。

整体而言,在货币、财政政策双发力以及逆周期调节加码下,银行业信贷增长稳健,业务逐步“回归本源”,小微和民企信贷投放力度加大;但同时,企业需求依旧萎靡,贷款主要投向房地产、基建和个人信贷领域,银行体系低风险偏好持续。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银行存款综合成本有所抬升,优质“资产荒”再现;另外,净息差同步承压,资产质量分化加剧,部分区域和中小银行潜在风险因素较多,防风险压力犹存。

住房按揭占四分之一

在个人新增贷款中,住房按揭贷款新增超1.5万亿,占个贷的60.2%,与此前相比变化不大,同时也是新增贷款的25%。按揭贷款作为优质信贷资产一直以来被银行青睐,不过银行在信贷审批上较为谨慎。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银行在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不仅要符合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长效机制政策要求,还需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费需求。

2025年上市银行新增6万亿贷款流向:个人房贷占25%,信用卡增速放缓

根据统计,工商银行新增按揭贷款额最高,为3254.7亿元,占新增个人贷款币种的80%左右。位列其后的是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规模分别为3018.3亿元、2621.9亿元和1068.5亿元。其中,建设银行上半年的新增房贷一跃超过了新增2930.5亿元的个人贷款,同样超过新增个人贷款的还有交通银行,约为新增个贷的3倍有余,这主要源于两者消费贷和信用卡业务的负增长。

例如建行,近两年个人消费贷规模增速不断放缓,截至今年6月末,同比下降19.92%,首次出现负增长,较前两年超150%的增幅相去甚远。建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在业绩发布会上解读称,这是由于建行报告期内进一步强化了风控模型,另外存量客户还款量较大,且更多的银行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同业竞争压力加大。

这并非银行中的个例,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公布消费贷数据的23家银行中,有9家出现新增贷款缩减。其中,工商银行、宁波银行和建设银行下跌量最大,分别下降了113.7亿、118.9亿和418.5亿;

“关于下降的原因,一部分可能是银行自身内部调结构,从消费贷转向了信用卡;另外,或许是银行出于对风险的把控。”一位大型股份行分行高层告诉记者,“近年来银行零售业务增长较快,各大行为了抓市场,对消费贷准入门槛或有降低,相应的,违约率有提升。再者,监管层面,也加大了对消费贷流向的监控,严禁其违规流入房地产。”

不过,与国有大行、股份行不同的是,城商行和农商行继续发力个人消费贷,但分化明显。诸如南京银行、西安银行、上海银行新增消费贷规模均超过150亿元,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郑州银行、紫金银行、江阴银行等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江阴银行减少量最大,近67亿元。